首页

国内知名女王大全

时间:2025-05-29 13:44:57 作者:端午临近 福州黄岐至马祖“小三通”客运航线迎来客流高峰 浏览量:21342

  中新网太原11月13日电 题:探访太原新发现北魏石窟:孤独隐匿山间近1500年

  记者胡健

  立冬后的第六天,地处中国北方的山西太原阴冷潮湿,一处新发现的北魏时期石窟隐匿在崇山峻岭中,孤独地矗立了近1500年。

11月13日,中新网记者探访山西太原新发现的北魏晚期石窟。韦亮 摄

  从太原市区出发约一个小时车程,便抵达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磺厂村。一路上树林茂密,薄雾弥漫,不少路过的运煤车让这段蜿蜒曲折的路程走得缓慢。

  抵达磺厂村后,还需经过一条陡峭的山路,这座北魏时期的石窟就“藏”在半山腰,一不留神,还以为是座大石块“坐”在山腰,难被发现。

11月13日,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窟呈三壁三龛的形式。韦亮 摄

  沿着山路下行,近5米高的石块中央,有一孔长、宽、高约为1米左右的石窟,石窟平面基本呈正方形,石窟内部为三壁三龛式,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、秀骨清像风格,符合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的趋势。

  石窟最重要的发现,是清晰明确的纪年。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裴静蓉介绍,石窟壁上刻有“延昌三年八月十五,石窟主郭广兴等”字样,也就是公元514年。“这对专家学者来说,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标尺。”

1月13日,这座藏在半山腰的石窟引来不少媒体围观。韦亮 摄

  享誉世界的大同云冈石窟(始建于公元460年)与这座同属北魏时期的小石窟相隔300多公里,始建年代相差54年。公元494年,北魏王朝迁都洛阳,此后的30年间,是云冈石窟的三期工程,这些洞窟分布在云冈石窟第20窟以西。

  裴静蓉介绍,与云冈石窟相比,这座石窟能看到一些明显的云冈特征,也有当地的文化特性。可以看到北魏时期都城南迁,从而形成的文化演变过程。此次发现的石窟,是目前为止太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窟,为太原乃至全国石窟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。(完)

【编辑:周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南非:三大国有企业过去五年因腐败等问题损失数十亿兰特

2023年3月24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检察院(以下简称邕宁区检察院)通过12345政务热线平台发现本案线索,并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办理。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检索同类信息,并实地走访女职工、用人单位后发现,辖区内部分用人单位存在上述侵害“孕期、产期、哺乳期”(以下简称“三期”)女职工特殊权益的情形。随后,邕宁区检察院通过“定向调查问卷+投诉工单查阅+维权案件查阅”等多种方式,精准核实辖区“三期”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情况。经调查查明,9家用人单位未严格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》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等法律法规规定,侵害众多女职工特殊权益。

两年来首次更新iPad产品,AI加持能否扭转苹果平板下滑局面

“耍歌堂”节日仪式纷繁,“过九州”当属其标志性仪式。过九州的含义是纪念瑶族先祖在迁徙过程中经过豫州、雍(幽)州、青州、荆州、寅州、良(梁)州、润州、徐州、扬州等地的艰苦历程,具有慎终追远的价值内涵。

国防部:中国军队将承办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七届亚洲会议

刘金梅见证了转变的发生,2016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“长出了牙齿”,改变了整个环境治理的思路。自此,我国进入环境法治建设的快车道。紧接着,大气污染防治法、水污染防治法、土壤污染法的修订,让生态环境领域的执法工作有了有力的制度保障。

中方谈中刚建交60周年:两国始终风雨同舟

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认为,该片人、文、景、情相交融,情感真挚、表达自然、叙事流畅、表演到位,充满了对情义和奉献精神的赞美,谱写出一曲人间大爱的乐章,具有较高的思想性、艺术性,对青年观众具有显而易见的启迪作用,也具有强烈的时代及社会意义。

坚决斩断虚拟货币洗钱产业链

除此以外,房东还可以通过房屋守则来规范公寓楼内的生活,并指定某些义务:休息时间(如11点后不准发出噪音)、公共区域的使用、清洁任务(如打扫楼梯间)等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